所在位置: 首頁 > 學習交流

打造“三農智庫”  賦能鄉村高質發展

來源:農業總支部 發布時間:2025/2/7 17:04:24

民建連云港市農業總支部積極發揮會內農業專家和涉農企業家優勢,2021年以來聚力打造服務“三農”智庫,通過農業專家對口服務、企業對口帶貨、線上對口微視頻技術等形式,為農民群眾提供技術咨詢培訓,開拓農產品銷售渠道,深入調研建言獻策,充分發揮服務“三農”智庫作用,積極賦能鄉村高質發展。“打造民建‘三農智庫’賦能鄉村高質發展”品牌榮獲2024年度民建江蘇省委會社會服務品牌創新獎。

專家會員科技惠農助農

充分發揮骨干會員的專業特長,通過科技下鄉、基地指導、講課培訓、贈送農資等形式積極促進當地產業發展。以孫明偉、許瀚元、王兵、陳永凡、王艷等農業專家深入鄉村開展精準扶貧,把免耕條播機,新型尿素、塑盤、基質、種子等農業物資送到農民手中,現場示范操作,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技能,促進當地農業技術的發展。張海霞、王麗杰、湯翠朵等會員,立足本職,積極融入鄉村振興大局,著力開展資金技術幫扶、生態治理等項目,深入一線結對幫扶。

支部把科技示范工程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突出科技先導作用,以科技示范村為紐帶,科技示范戶為輻射點,帶動廣大農戶參與新農村建設。一是示范作用,即通過示范戶實施,把新品種、新技術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讓群眾親眼目睹,學以致用。二是帶動作用,會員把成功的經驗做法進行線上播放,開展線上科技服務。如通過互聯網“抖音”平臺進行快速高效推廣。以民建會員惠林沖、孫明偉、趙文靜等為首的專家團隊,通過抖音平臺發布蔬菜、果樹、花卉全產業鏈科技服務短視頻500余期,粉絲近2.3萬人,累計視頻瀏覽量超400萬次,累計瀏覽量超過65萬次。

深入調研賦能鄉村振興

農業總支深入產業調研,精準把握當前農業發展的態勢,促進產業高質發展,助力發展農業科技新質生產力。先后到現代農業發展先進的地方調研,考察了上海、南京等地的信息化農業建設、高效農業的生產,并與宿遷民建組織結對共建聯合調研。全面了解本地區農業發展狀況,對比較典型的現代農業科技研發、產業集群模式發展、鄉村休閑農業等課題進行專題調研。如赴連云港市農業科學院開展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調研,到云臺農場調研考察云臺農場廠部、連云港園博園、荷花觀光園、紅香溢櫻桃酒廠等基地建設,了解研討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及應對措施,如何利用本地特色資源打造創新性及區域性特色產業鏈的休閑農業模式等。

支部會員積極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履職建言,及時了解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精準發力尋求適宜的解決方案,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社情民意信息,為助推農業高質發展積極建言獻策。近年來撰寫社情民意累計200余篇,調研報告30余篇,其中《在疫情下確保我市春耕農事安全生產的建議》《關于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議》等40余篇被有關部門采用。

企業會員精準助農

支部涉農企業家會員發揮自身優勢,運用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和聯系渠道,針對農業的原料供給、農產品銷售等核心問題,以會員戴春社、呂秀收等為主的農業企業家,通過“企業+資金+技術”模式直接對接農戶,對玉米,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從種到收全程指導并收購,助力穩定糧食安全生產,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以鄭迎良徐新榮等為首的商超涉農企業家,針對當地農產品銷路不暢的情況,快速建立響應應急預案,積極協商收購銷售徐興春、陳傳兵等法律、醫衛會員深入一線,為民排憂解難,助力和諧鄉村發展。同時,會員企業家們通過資金、物資、技術資料等形式累計捐獻款物300多萬元,輻射受利群眾30萬人,有效帶動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

企業家會員們飲水思源,持續開展關愛弱勢公益暖心助農活動。向敬老院、殘疾中心、高考優秀學子、學校、留守兒童捐款捐物累計80多萬元,把關心關愛之情傳遞給群眾,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為助力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