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吉他的快樂
——記民建會員、連云港市吉他學會會長李靜
五歲開始學習樂器,十歲在圈內展露頭腳,十二歲獲連云港市樂器比賽專業(yè)組第一名,十三歲考入市藝術學校,畢業(yè)后進入市京劇團和市歌舞團工作后,成為團里最年輕的國家三級演奏員。抱著為自己買一把好吉他的初衷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挫折與失敗并未擊垮他,不畏艱辛的性格與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成就了他的事業(yè)。在事業(yè)蒸蒸日上之際,他積極發(fā)揮所長,回報社會。他,就是中國音協(xié)吉他學會理事、連云港市吉他學會會長、專業(yè)吉他考級評委李靜。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
出生于60年代末的李靜,成長在音樂之家,父母都是市藝術學校的高級音樂教師,精通樂器演奏的父親在李靜五歲時就開始教他拉胡琴。出于對音樂的耳濡目染和濃厚興趣,十歲的李靜就已在圈內嶄露頭角。十三歲時考入市藝術學校,畢業(yè)后進入市京劇團和市歌舞團工作,成為團里最年輕的國家三級演奏員。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yǎng),李靜又到上海音樂學校進修三年。在這三年里,他一邊如饑似渴地學習音樂理論知識,一邊加強樂器訓練。為了提高演奏水平,他還經常赴外地求學。有一次,他和一位英國演奏家學習吉他,在他彈奏出第一個和弦之后,這位英國演奏家說:“你的這把吉他不能用,用我的彈吧。”當李靜用這把吉他彈奏出美妙的旋律時,不禁感慨道:這才是真正的樂器!
這次學藝經歷之后,他抱著為自己買一把好吉他的初衷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當時經濟非常緊張,也沒有親戚朋友愿意借給他資金,因為沒有人相信他能行。于是他賣掉了自己的房子租房住,這樣他有了六萬多塊錢,他就用這筆錢購進了第一批吉他,他的李靜琴行也就開業(yè)了。但現實卻是殘酷的,六萬多塊錢在一年后賠了一多半,這讓他第一次嘗到了夜不能寐的滋味,找了個沒人的地方,他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好好地發(fā)泄了一下積壓在心中的苦悶。在之后的日子里,為了生活,他開過出租車,做過音響師,開過汽配店,做過推銷員。但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艱辛與挫折并未擊垮他,李靜多方面尋求琴行的經營之道,在音樂界朋友的幫助下,憑借不畏艱辛的性格與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他拿到了上海音樂學院琴業(yè)有限公司兩個鋼琴品牌的代理權。從那時起,琴行的業(yè)務就越來越好,同時,培訓也搞得紅紅火火。
經過多年的努力奮斗,現今李靜已是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吉他學會理事,《吉他之友》編輯,市吉他學會會長、專業(yè)吉他考級評委,并被連云港市文化館特聘為公益文化培訓項目“港城文化課堂”客座教授。曾應邀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神州大舞臺》節(jié)目的錄制。他指導的眾多學生在全國吉他邀請賽上取得佳績,有些學生考入了南京藝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藝術名校。有首歌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句歌詞用在李靜身上是再恰當不過了。
擁有了音樂,人生就有了色彩
在事業(yè)蒸蒸日上之際,李靜積極發(fā)揮所長,回報社會。十幾年前,為了弘揚港城地區(qū)的吉他文化,科學地引導港城地區(qū)吉他文化的發(fā)展,為熱愛吉他藝術的人士提供充分展現自己才華的大舞臺,李靜牽頭,把一群滿懷音樂熱情、執(zhí)著追求夢想的音樂人聚集在一起,成立了連云港市吉他學會,李靜被推舉為會長。從此,港城的吉他愛好者和工作者有了溫暖的吉他大家庭,他們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港城的吉他行業(yè)蓬勃地發(fā)展起來,吉他界“活”了起來。為了提高港城吉他學會水平,促進港城與其他城市吉他學會間的文化交流,他積極聘請吉他界知名音樂家做客港城,其中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古典吉他音樂家葉燈明,廣州歌舞劇院演奏家殷飚,南京藝術學院教授趙長貴,電吉他演奏家歇斯等人的演出,讓港城的吉他愛好者欣賞到了豐富的吉他文化。吉他學會間的音樂交流,傳遞出港城人民對吉他音樂的濃厚興趣和不懈追求。
為了豐富港城人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促進地區(qū)間的音樂交流,他不斷開拓新的音樂活動項目。從2002年開始,李靜先后聘請來自美國、英國等國家的音樂家以及國內的眾多音樂家來連云港舉辦音樂會,參加各種音樂活動。音樂會中,古典音樂與現代流行音樂在這里融合,管樂和弦樂在這里交匯,西方音樂和東方音樂在這里撞擊。其中,列勃拉斯的得意門生、當今世界最優(yōu)秀的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鋼琴演奏家琳達•珍蒂的訪問演出,在港城掀起了熱潮。她那無可比擬的感染力,讓港城的廣大音樂愛好者領略到外國名曲的魅力,也感受了西方音樂與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不同魅力。
作為一名民建會員,每當組織需要時,他總是心甘情愿地付出。民建省委慶祝建國60周年、市各民主黨派慶祝中共成立90周年等文藝活動中,他都傾情演出。近兩年來,李靜開設了多期成人免費吉他培訓班。“許多成年人喜歡吉他,但由于條件限制,沒有學習的機會,開設這個班,就是為了讓從小沒有機會接觸音樂而又渴望學習音樂的人,成就音樂夢想。作為民主黨派的成員、民建的一分子,積極服務社會也是我應盡的義務。”李靜這樣談起他開設成人免費吉他培訓班的初衷。培訓班里,學員們從年青人到老人,年齡從20歲到60歲不等,他們從繁瑣的家務事中抽出時間來學習吉他,格外珍惜這樣的學習時光。由于多數學員沒有基礎,在教學中,李靜總是手把手地教學員彈奏吉他的坐姿和手指動作,有時一個動作要糾正很多遍。一次課下來,他的嗓子經常變得沙啞,然而,當看到學員們臉上洋溢著的燦爛笑容、當聽到學員們回饋他的熱烈掌聲時,他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李靜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他還為企業(yè)打開銷路,拓寬市場出謀劃策。連云港鷹游集團是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yè),具有近四十年紡機生產經驗,技術裝備以數控機床等產品為主。近年來,鷹游集團也在嘗試不同領域產品的開發(fā)。2013年初,該企業(yè)生產出了第一批碳纖維吉他。然而吉他市場對于鷹游集團來說并不熟悉,他們找到了李靜咨詢市場。于是,他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與該企業(yè)工作人員一起到全國多地進行市場考察,拓寬產品銷路。當問及他為什么愿意為企業(yè)做義務“推銷員”時,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能為家鄉(xiāng)的企業(yè)做點事,感到很榮幸。”
在李靜走過的四十多個春秋里,對事業(yè)和人生都有許多感悟,他說:“音樂是最無私的,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她不分貧窮與富有,不分卑賤與高貴,不分年齡與性別,只要擁有了音樂,人生就有了色彩。”

